本文作者:大理策划师

大理喜洲十大特产(大理喜洲十大特产有哪些)

大理策划师 2024-03-13 15
大理喜洲十大特产(大理喜洲十大特产有哪些)摘要: 本文目录大理有哪些特色小吃大理喜洲古镇玩什么好吃的大理喜洲有什么景点一、大理有哪些特色小吃【永平扒鸡】永平扒鸡被誉为“滇西一鸡”郑州到大理。选料很讲究云南十日游。必须是当地优质的土...

本文目录

  1. 大理有哪些特色小吃
  2. 大理喜洲古镇玩什么好吃的
  3. 大理喜洲有什么景点

一、大理有哪些特色小吃

【永平扒鸡】

永平扒鸡被誉为“滇西一鸡”。选料很讲究。必须是当地优质的土鸡,保证了鸡肉的新鲜灵活的口感。用优质辣椒、草果、大蒜、干辣椒、生姜等十余种食材烹制而成。色泽金黄,外表酥脆,鸡肉鲜嫩可口,深受食客青睐。大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是享用永平扒鸡的盛会郑州到大理。逛三月街的朋友,想吃扒鸡,就拐进到处都是店,喝杯茶,等一会儿,一盘永平扒鸡就新鲜出炉了,再配上永平特色咸菜泡辣椒。鸡肉的爽滑和咸菜的酸味会让人流连忘返。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大理砂锅鱼】

白族人吃鱼讲究一个“鲜”,在大理洱海吃鱼有福气。融雪的山变成了洱海的水,所以水质滋养了格外新鲜的洱海鱼。大理著名的“砂锅鱼”是用洱海的鲜鲤鱼、嫩鸡片、火腿、香菇,在祥云出品的砂锅里慢慢熬制而成。桌上一大盘菜叶垫,在锅里煮着,清香红绿,五颜六色,让人一看就食指大动。趁热吃,尝一尝吸收了十余种丰富食材的鱼。它被称为一种精致美味的鱼。

当然,我要提醒你的是,洱海的野生鱼和鱼塘的鱼,质量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达利生皮]

大理生皮起源于洱源县,现已发展成为大理的一道传统菜肴。当地方言称这种吃法为“海格”。生皮的选择和生产是特别讲究的。最好的生皮是用猪后腿、里脊、腰肉,猪皮用稻草或麦秸烤至猪皮表面发黄,再用清水洗净,加调料生吃。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生皮和调料不放在一起,吃的时候蘸着调料一起吃;一种是用生皮、生肉拌调料,直接做凉拌菜。最正宗的生皮,口感细腻而不腥,酸而不邪,麻辣而香,好吃到惊艳。

有生皮生肉拌泡菜、萝卜丝、黄瓜丝吃,也有需要蘸水吃的。简单的蘸法就是蘸胡椒粉和盐,直接吃。另一种是用水端上来一碗五颜六色的蘸酱,吃法不同,味道也不同。当然,生皮属于凉菜,肠胃不好的人可以选择性少量食用。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喜洲粑粑】

粥粑粑是流行于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又名碎酥。是一种色、香、味齐全的小麦粉烤饼,以喜洲白族的传统粑粑最为著名。粥粑粑有甜咸两种口味。咸葱花、盐、胡椒粉;饼干是用火腿、肉丁和包裹在它们心中的玫瑰糖调味的。烤的时候都是两层炭火烤,锅里的油炕里煮的粑粑慢慢烤黄,烤到脆脆的。无论甜咸,那种天然的清香和爽脆爽滑的口感都让人难以忘怀。

一般5元起的有甜咸两种口味。无论哪种风味,都值得一尝。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八碗土]

如果去白族人家做客,或者参加白族的婚丧嫁娶,就有机会吃到白族的传统菜肴——“土巴碗”。土碗指的是八个菜:红米肉、粉蒸鱼、千张肉、木耳豆腐、笋脆肉、水粉条、金丝坛豆、百合肉汤圆,外加一个拼盘和虾汤。多种菜式融合了酸、甜、辣、辣的口味,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既符合自己胃口又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的美食。

如果你在大理有朋友,或者有机会参加一个正宗的白族土家族八大碗宴,一般要让客人中有威望的老人先坐,也就是俗称的“开宴”。参加婚宴时,还可以把肉菜包好带回家给老人或孩子吃,代表你把幸福和祝福带回家。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雕梅]

雕梅是大理白族的传统食品,也是云南比较有名的特产之一。因在青梅果实上雕刻图案而得名。雕梅的制作工艺是以盐渍的梅子为原料,先用石灰水浸泡,取出晾干,然后用切肉刀在梅肉上刻出连续的锯齿形图案,从缝隙中挤出梅仁,中空如一缕,轻轻压成菊花状,锯齿形的梅饼,放入清水盆中,撒上一点盐,去掉话梅的酸味,然后放在沙罐里,再用细红糖和蜂蜜浸泡几个月。腌制好的雕梅吃起来又香又脆又甜。酸甜爽口,生津止渴,开胃提神,富含维生素C、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食品。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烧饵块]

在大理旅游,清晨走在街上随时都能看到小摊。摊主面前放着一个火盆,上面放着铁丝网,网上放着几个白色的圆饼,下面烧着红栗色的炭火。这是大理烧饵墩。饵料做好以后,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辣酱、甜酱、芝麻酱、卤豆腐、花生碎、豆芽、酸菜、肉末。按照大理人的吃法,还可以在饵块里包一根油条,或者热狗、火腿肠,这样整个饵块吃起来馅更丰富,更香云南十日游。轻轻咬一口,浓郁的馅料就散在嘴里了。那种麻辣而温暖的感觉一定会让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一般5块钱3~ 1个,可以当早餐或者零食吃。除了烤饵块,你还可以在许多传统的白族餐馆点一份油炸饵块,这也叫大营救。又辣又好吃,味道很好。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奶迷]

云南十八怪中的“奶当扇子卖”指的就是“奶扇”。乳扇是中国本土的一种乳制品,以牛奶为配料,在酸水中凝固,然后拉成扇形薄片。殊途同归,与西方奶酪殊途同归。乳扇的吃法多种多样,煎、炒、炖、炸,卷成筒状,内装各种馅料,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大理白族人最常用的方法是炒植物油,然后撒盐或糖吃。醇香可口,风味独特。

价格从30到40元一斤不等。如果只是想尝尝,建议买刚出炉的奶粉丝。古城里有很多摊位,价格在6元左右。想吃炒味的,大理所有的白族饭店都可以吃到炒乳扇。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大理三茶】

三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于茶文化的范畴。第一种茶——“苦茶”,又称“百斗茶”,味苦凉,苦中有苦,寓意一个人要吃苦耐劳,才能有所作为。第二种茶又香又甜,称为“甜茶”,意思是苦中带甜。第三种“回味茶”满嘴唾液,口感清爽,润喉,寓意人生复杂,凡事都要“回味”。白的“三茶”以茶著称,它将饮茶与茶艺、生活融为一体。茶道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大理,有三个绝佳的地方品尝白族三道茶。一个是古城杨任街的茶馆,一个是喜洲的白族民居,第三个是乘渡船在洱海上航行。当你陶醉在“高原明珠”和“人间蓬莱”的仙境中时,你可以在白族姑娘优雅的舞蹈中享受“三茶”。

大理必吃十大美食。

【大理凉粉】

米粉是云南的特色食品。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用米饭做成的线形食品,可以煮,可以炸,可以卤,可以拌。在大理,当地人喜欢吃凉粉,不同的民族自然有不同的口味。回族人喜欢凉拌鸡米线,就是把煮熟的白切鸡撕成条状拌入米线中,加入梅子醋和一些调料,最后淋上一勺卤水。入口酸甜爽滑,是开胃解暑的不二之选。在白族人家里,他们喜欢吃带皮的凉皮。单独吃生皮有点油腻,但是如果和米粉混在一起吃,会中和味道。加入萝卜丝和一些调料,一碗特色菜就烤好了。凉拌鸡米线的酸甜,生皮凉拌米线的重口味,酸辣升级,是大理不得不吃的美食。

大理喜洲十大特产(大理喜洲十大特产有哪些)

美食有味道,美食有情怀,大理的美食尤其有情怀。这种天然的食物,取材于大理的民风民俗,所以是那么的感人,淳朴,厚重。来大理吧,让你的身心与你的品味同行,感受大理延续千年的饮食文化。

二、大理喜洲古镇玩什么好吃的

大理是旅游胜地,而大理喜洲古镇也是大理著名的景点。

第一段:古镇观光

喜洲古镇位于石鼓山南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里保留了大量传统建筑和风俗,让游客在这里可以一睹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古镇内还有多家手工制作店,能够购买到高质量的传统手艺纪念品。

第二段:体验风味美食

在古镇内,有多家制作本地特色美食的餐馆,非常值得品尝昆明到大理。这里的美食主要是传统的白族饮食文化,有着浓郁的山地风味,让人爱不释口。推荐大家去品尝大理的知名菜品丽江爆炒豆腐。

第三段:参与传统民俗活动好梦在大理

在喜洲古镇,每年都会举办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像是白族的三月三和四月八节。游客可以和当地白族人一同欢度节日,观看各种传统表演、游玩各类游戏。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感受地方风俗,还能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总的来说,大理喜洲古镇是一个值得探访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有着浓郁的文化、美食和传统民俗活动,可以让人找到心灵上的安放。

三、大理喜洲有什么景点

喜洲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北部,西倚苍山,东临洱海,隋唐时期称“大厘城”,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白族历史文化名镇。喜洲的景点有喜洲白族古建筑、严家大院、璞真扎染博物馆、正义门、五台峰、杨家大院、云弄峰、七尺书楼等景点可游玩。

关于喜洲

喜洲村头有两棵枝叶繁茂的大青树(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的象征,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这种树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村民们的群体活动中心。喜洲村头的这两棵古树,据说是一阴一阳树,一棵萌发另一棵落叶,周而复始,交替繁荣;一棵结果另一棵永不结果。劳动间歇时,村民常在树萌下的小憩。

七尺书楼

七尺书楼位于云南大理景点-喜洲古镇大界巷8号,是明代著名的文人杨士云于公元1526年前后建成。书楼为全土木结构建筑,有三大间房屋。房向座东朝西,三间全部分为楼上楼下两层,门窗板壁均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房屋组合为"三坊一照壁"的建筑格局。书楼在清乾隆年、民国年间曾多次重修过,可整座房屋的建筑仍旧保存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严家大院

严家大院位于云南大理景点-喜洲古镇四方街富春里1号,为大理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严子珍于1919年兴建。大院占地约2478平方米,由北而南的两院“三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组成。四个院落之间,以“六合同春”和“走马串角楼”连贯成为一个整体。整座建筑豪华古朴,典雅大方,是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大院

杨家大院以凝固了的艺术方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杨家大院一边饮着三道茶,一边观赏着大理白族歌舞“霸王鞭”、“迎宾舞”、“草帽摆”、“手巾舞”等时,万千退思涌上心头:勤劳好客的白族人民,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直到今天,这些文化积淀还焕发着新的活力。